開元寺周邊景點 開元寺主要景點
導讀:開元寺周邊景點 開元寺主要景點 1. 開元寺主要景點 2. 開元寺位于哪里 3. 開元寺的介紹 4. 開元寺的景點介紹 5. 游覽開元寺 6. 開元寺的地理位置 7. 開元寺主要景點圖片 8. 開元寺主要景點有哪些 9. 開元寺主要景點介紹
1. 開元寺主要景點
泉州森林公園景點有大小桃花山、泉州灣河口濕地保護區(qū)等海濱資源和泉州古城史跡,泉州森林公園位于豐澤區(qū)東海鎮(zhèn),西至大坪山,東達后渚港泉州灣,南鄰通港路,北含洛陽江入海口,總控制面積547.1公頃。
公園建設依托大小桃花山、泉州灣河口濕地保護區(qū)等海濱資源和泉州古城史跡,突出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xiāng)、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世界宗教薈萃等特色,將建成由奇石、江河、濕地、海鳥、古跡遺址、森林等資源構(gòu)成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自然生態(tài)園。泉州森林公園的建設,將大大改善沿海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維護區(qū)域生態(tài)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推進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環(huán)境質(zhì)量和城市品位,為我市爭創(chuàng)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際花園城市創(chuàng)造條件。
此外泉州最早開發(fā)于周秦兩漢,公元260年始置東安縣治,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之盛景。泉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開元寺、府文廟、清凈寺等。泉州境內(nèi)溪流多達34條,總長1620公里,已發(fā)現(xiàn)各類礦產(chǎn)46種,地質(zhì)勘查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29種。
泉州森林植物種類達174科,599屬,1127種(或變種),主要包括亞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次生植被等。亞熱帶雨林有上層優(yōu)質(zhì)樹種如紅栲、米楮、黃杞、阿丁楓、紅豆樹等樹種;常綠闊葉林有栲樹、丁楓、黃杞、樟樹、楠木等。次生植被以馬尾松、木荷、楓香等樹種為主;山頂常綠矮林為主,上層優(yōu)質(zhì)樹種以臺海松為主;海岸植被以秋茄、白骨址為主。
2. 開元寺位于哪里
開元寺雙石塔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建于唐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
開元寺雙石塔
建筑特色
雙塔全部用石材建造,仿木構(gòu)樓閣式,皆八角5層,形式幾乎完全相同。
東塔
東西塔位于泉州開元寺內(nèi)東西兩側(cè),二塔相距約200米。東側(cè)的叫鎮(zhèn)國塔,俗稱東塔,是唐咸亨年間(公元670—673年)文偁禪師主持建造的。開始是一座木塔,用來安放佛舍利的,后因遇災重建,改為石塔。該塔是一座純用花崗巖石、仿木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建筑,塔心粗壯結(jié)實,用橫梁斗拱與外壁相連結(jié),具有極強的抗地震和抗臺風能力。全塔造型宏偉壯麗,石雕工藝精湛古樸。壁上所雕的八十尊保護神像,身份、服裝、姿態(tài)、武器、表情各不相同,個性鮮明突出。須彌座束腰部嵌有三十九幅釋迦成佛連續(xù)故事圖像,每幅主題集中,人物故事刻畫細致,引人入勝。
西塔
西側(cè)叫仁壽塔,俗稱西塔。五代梁貞明年間,閩王王審知在閩大建寺廟,相傳王審知原本想在自己的大都督府建造一座塔,可是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在夢中有一個僧人對他說:聽說您要在大都督府中建一座塔,請您移到泉州去建。王審知大怒,命令手下將他推出去斬了,可是砍掉了他的頭,身子卻跳起來幾尺高。夢醒之后,王審知感到震驚,便急忙在泉州選地方建塔。又把木材用海上浮木的方式運到泉州。從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四月動工興建,到十二月建成。該塔一共七級,號稱無量壽塔。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改名為仁壽塔。后因遭災重建,改為石塔。
漸漸東西雙塔成了泉州的標志性建筑,至今,在閩南和臺灣還流傳著“站起來像東西塔,躺下去像洛陽橋”的俗語。
3. 開元寺的介紹
鄭州開元寺為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所建,寺內(nèi)有一古塔名“舍利塔”。
據(jù)明嘉靖《鄭州 志》記載,鄭州開元寺創(chuàng)建于唐開元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此時的開元寺內(nèi)尚無開元寺塔。 開元寺塔建成的確鑿年代,為宋太祖趙匡胤在位的最后一年,即公元976年。《管城紀年》中載:“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西京太宮寺僧助緣在開元寺內(nèi)建一座高大雄偉的舍利塔,又叫開元寺塔。”《鄭州文物志》中記載:“開元寺舍利塔,塔高50多米,為八角十三層樓閣式建筑,后毀為十一層。”開元寺塔為八角十三層樓閣式,每層四面有門,塔高30多米。該建制一直保持到明清時期,明嘉靖《鄭州志》說:“開元寺,在州治東,……國朝永樂18年(公元1420年)僧明福重建。”
清乾隆年間兩任鄭州知州張鉞多次撰文盛贊鄭州開元寺,鄭州開元寺舍利塔在后來屢次遭受毀壞,又多次修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知州張暄曾予倡修。到清光緒年間,塔已是無頂之塔了。1885年又加修繕,1938年到1944年期間,塔又先后遭到國民黨和日寇的毀壞、轟炸,已無存,僅留有塔基埋入地下。
1947年,以東大街開元寺為址,建立了河南省立鄭州醫(yī)院。1948年鄭州解放后,醫(yī)院更名為“鄭州國際和平醫(yī)院”,下設三個分院,七年后,該院一分院改稱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1974年,從舍利塔塔基挖掘出碑記、墓室、佛像等石刻后,塔基填土、封實,從此塔跡消失。開元寺舍利塔原來所處的地方,后來被叫作“塔灣”。第一人民醫(yī)院西邊有一條小街,名叫“塔灣西路”。小街東200米,是南北走向的“塔灣路”,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4. 開元寺的景點介紹
【潮州廣濟門城樓】在潮州市東城垣東門之上,面臨韓江,直對廣濟橋。明潮洪武三年(1370)建。系宮殿式建筑,灰、沙、磚、石、木、瓦結(jié)構(gòu)。分三層,各層皆五開間。鼓磴式柱礎,抬梁式屋架,桁數(shù)較密。底層檐下拱頭有木雕裝飾,屋面為歇山頂形式,四面重檐,鋪琉璃瓦,頂層棟脊兩端飾卷草圖案。原樓內(nèi)雕欄畫棟,因歷代修葺改建,今佚。全樓仍保留明代宮殿建筑形式。
【揭陽進賢門城樓】在揭陽榕城鎮(zhèn)新興路口。進賢門是縣城第五個城門,可通抵縣學宮,故名。城樓是全城更樓之一。明天啟三年(1623)六月落成。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重建。民國26年(1937)建環(huán)城馬路,城墻毀,殘樓尤存。解放后,人民政府撥款修復原貌。城樓高20米,寬19米,門深8米。1985年在城樓前置石獅2只,圍以花圃。
【三饒道韻樓古寨】在饒平三饒鎮(zhèn)南聯(lián)村。始建于明萬歷十五年(1587)。系八角形古堡式樓寨,土木結(jié)構(gòu),周長328米,內(nèi)圍周長135米。面積約1600平方米。三進堂屋式,后進三層樓高11.5米。寨內(nèi)56屋門,門門不相對。建筑規(guī)模壯觀。
5. 游覽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nèi)規(guī)模第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內(nèi)最有名的是它的雙塔,東為“鎮(zhèn)國塔”,西為“仁壽塔”,它們高40多米,是我國最高的一對石塔。
?
這對雙塔歷經(jīng)風雨侵襲,仍屹然挺立,它是泉州古城的獨特標志和象征,也是中國古代石構(gòu)建筑的瑰寶,其中東塔在1994年被列為“中國古塔”郵票四圖案之一。只要在泉州古城之內(nèi),遠遠望去,都能看見這兩座石塔,人們一般稱之為“泉州雙塔”。
?
可能會有人說寺院有什么好看的嗎?有的,在開元寺內(nèi)即便不拜拜,也有很多值得探訪和了解的地方。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泉州人,即便沒有信仰,在開元寺這里,也可以感受到當?shù)厝四欠N虔誠和善? ?。畢竟古往今來,宗教如土沁般滲透著泉州城的角角落落,涵養(yǎng)著世世代代包容的泉州人。
?
大開元寺的景點沿著中軸線有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寶殿、桑蓬古跡、甘露戒壇、藏經(jīng)閣等。除外,還有東西兩側(cè)的石塔和東西兩廊。整個寺內(nèi)布局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古風,盤根老榕樹蒼勁有力,寺中建筑和其相輝映。
?
?
開元寺最讓人覺得舒適的是,作為國家4A級景區(qū),這里免費對外開放,不收取門票,但必須在它的開放時間內(nèi)進入,開放時間為08:00-17:30,過了時間大門會關閉,那么就無法在進入寺內(nèi)。開元寺就在西街上,可以乘坐公交002、006、014、601到開元寺下車,步行可達。
?
開元寺的位置雖然是在市中心,但在這里會感覺非常的寧靜,特別是安心,整個寺院不算很大,但也不算很小,基本1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即可逛完,如果來到泉州旅游,那就來開元寺看看吧。
6. 開元寺的地理位置
旅游路(Lyuyou Road)是一條濟南市中心城區(qū)東西方向主干道。
中文名旅游路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qū)、歷下區(qū)、歷城區(qū)
起點,孫村立交—終點,舜耕路。
道路走向
旅游路位于濟南市市中區(qū)、歷下區(qū)、歷城區(qū),東起孫村立交,西至舜耕路。
旅游路串聯(lián)千佛山、開元寺、漿水泉等一系列旅游景點和歷史文化遺跡,故名。
7. 開元寺主要景點圖片
1、南華寺
坐落于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qū)馬壩鎮(zhèn)東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離韶關市區(qū)南約24公里。南華寺是中國佛教名寺之一,是禪宗六祖惠能宏揚“南宗禪法”的發(fā)源地。天監(jiān)三年,寺廟建成,梁武帝賜“寶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為“中興寺”、“法泉寺”、至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賜“南華禪寺”,寺名乃沿襲至今。
2、開元寺
位于廣東省潮州市開元路。前身為荔峰寺,元代稱“開元萬壽禪寺”,明代成“開元鎮(zhèn)國禪寺”,清代以后“開元鎮(zhèn)國禪寺”與“開元寺”并稱,加額“萬壽宮”,俗稱開元寺一直沿用至今。
3、光孝寺
廣東著名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
4、慶云寺
位于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qū)鼎湖山的天溪山谷中,位于鼎湖山的天溪山谷中,始建于明崇幀九年(1636年),光緒十九年(1893年),四周峰巒環(huán)抱,如瓣瓣蓮花,被冠上“蓮花寇”的美稱,是嶺南四大名剎之一,素有“禪、凈、律三宗俱善”之盛名,寺里香火歷久不衰。
5、梅州靈光寺
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雁洋鎮(zhèn)陰那村陰那山五指峰西麓半山海拔約500米處,面積有6000多平方米。是廣東四大名剎之一。該寺原名圣壽寺,相傳為唐代懿宗咸通年間高僧潘了拳(自號慚愧,福建省延平府沙縣人)創(chuàng)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6、六榕寺
位于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nèi)外聞名的古剎。
7、弘法寺
位于廣東省深圳市仙湖植物園內(nèi),始建于1983年,寺院建筑面積達三萬多平方米,殿、堂、寮、房、樓、閣共四十余處。
8、云門寺
其實是個總稱,包括云門主寺及多個副寺,后來主寺日漸衰落各副寺就別立為寺了,如顯圣寺、雍熙寺、壽圣寺等。在當時的這幾個主要別立的寺院在加上云門寺本身被當?shù)胤Q為“一山四寺”、“一主四副”或云“一本而四名”。
9、別傳寺
坐落在廣東省仁化縣丹霞山。由澹歸禪師於南明永歷十五年即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辟建。
10、六祖寺
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四會貞山風景旅游區(qū)內(nèi),原? ??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歷史。
8. 開元寺主要景點有哪些
可賞櫻花的地方有:泉州少林寺五觀堂后、承天寺、泉州森林公園、桃花山公園、東湖公園、西湖公園桃花島、清源山老君巖景區(qū)、洛江區(qū)河市鎮(zhèn)田格里拉生態(tài)園,德化龍潯鎮(zhèn)桃花嶺,德化縣南埕鎮(zhèn)桃花島,永春縣高垅村,永春縣岵山鎮(zhèn)北溪村,永春縣外山鄉(xiāng)墘溪村云河谷等。
9. 開元寺主要景點介紹
無錫開元寺行政區(qū)劃屬于濱湖區(qū)。開元寺易稱開源寺,位于無錫市梅園景區(qū)內(nèi),是無錫市著名寺廟,也是無錫市民比較鐘愛的寺廟。開元寺隸屬無錫市宗教協(xié)會管理,行政區(qū)劃屬于濱湖區(qū),在梅園景區(qū)內(nèi),與梅園景色互相映襯,地鐵二號線和公交多條線路均可到達。
Hash:caee1f373b9fe9f848774e7abf7928aadf2770fb
聲明:此文由 Mike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