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史人物有關的成語典故100個
1、入木三分(王羲之) 出自唐朝·張懷瓘《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詩句: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釋義:形容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 2、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3、墨守成規(guī)(墨子) 出自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鐘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一家以為準的也。” 釋義: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guī)矩不肯改變。 4、一字之師(鄭谷) 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后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之師。 5、口蜜腹劍(李林甫)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釋義:嘴上說的很甜美,心里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6、一字千金(呂不韋)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7、一飯千金(韓信)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8、東山再起(謝安) 出自《晉書·謝安傳》:“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釋義: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9、圖窮匕見(荊軻) 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釋義: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10、紙上談兵(趙括)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釋義:指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11、揭竿而起(陳勝)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釋義:意思是砍了樹干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12、孺子可教(張良)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釋義:意思是指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后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13、四面楚歌(項羽)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釋義: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huán)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1、一鼓作氣(曹 劌) 2、一字千金(呂不韋)3、一字之師(鄭 谷) 4、一飯千金(韓 信)5、東山再起(謝 安) 6、圖窮匕見(荊 軻)7、紙上談兵(趙 括) 8、負荊請罪(廉 頗)9、臥薪嘗膽(勾 踐) 10、接竿而起(陳勝/吳廣)11、三顧茅廬(劉 備) 12、孺子可教(張 良)13、四面楚歌(項 羽) 14、老當益壯(馬 援)15 、投筆從戎(班 超) 16、暴殄天物(商紂王)17、暗渡陳倉(劉 邦) 18、嗟來之食(黔 敖)19、怒發(fā)沖冠(藺相如) 20、手不釋卷(劉秀/呂蒙)
Hash:f4952f3c938c3374d0e9b77fd970f5aab8b41829
聲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