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之道?2017廣東省寫意油畫學會年度展11月26日15時在中山美術館開幕
主辦單位:廣東省寫意油畫學會、中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山市美術家協會
承辦單位:中山美術館、大尚藝術空間
協辦單位:廣州東淶藝術中心、小湯品畫藝術館、珠海市美術家協會、順德區(qū)美術家協會、中山書畫院、汕頭油畫院、江門五邑藝術研究院、南村藝術部落、020藝術觀察
展覽時間:2017年11月25日至12月3日
開幕時間:2017年11月26日下午15時
展覽地址:中山美術館
參展畫家(以姓氏拼音為序):
包澤偉、陳秉鈞、陳偉華、陳志勉、陳子雄、程 晶、池海旻、方聲濤、方永和、付智明、何顯標、侯保亞、華振陸、黃劍波、黃新本、賴征云、李集春、李 健、李 江、李金明、李立人、梁欣基、廖學軍、林 洋、劉建華、劉 敏、劉文偉、羅仁軍、馬化坤、彭小杭、邱慈波、孫洪敏、譚德開、湯 垚、唐 柳、唐 躍、王東彪、王飛宇、王紹基、文 利、吳銳鴻、冼為農、肖力強、徐 明、薛 軍、楊 堯、楊 瑩、葉偉明、易禮容、余炳權、余 杰、張照云、鄭偉松、鄭志凱、鄭中凱、鐘春琛、鐘長春
寫意之道:踐行與守正
吳楊波
“履道坦坦,幽人貞吉”這是出自《易經·履卦》的爻辭。孔子解釋說:“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象傳·履·九二》)平坦的大道邁步向前,但不能放松警惕:只有懷著最初的信念心無雜念地踐行,才能得到吉祥。
寫意油畫篳路藍縷走到今天,個中艱辛自不待言。這個概念的提出,既是中國油畫發(fā)展到當代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結果,也是面向未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全新目標。在全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的學生都開始放棄架上繪畫改做裝置影像作品的時候,寫意油畫哪來的底氣要堅持一百多年前印象派的架上繪畫寫生傳統?在西方藝術崇尚觀念而東方藝術甚至淪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寫意油畫哪來的勇氣在東西之間左沖右突、信誓旦旦要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世界?這些外界的質疑——盡管是善意的和客觀的——仍然沉重的壓在寫意油畫踐行者的身上,壓在廣東省寫意油畫學會諸君的肩頭。
今天,我們在這里聚會,懸掛各自的作品,和同行切磋這段時間閉關潛修的成果。這是一個低調而務實的展覽,也是寫意油畫道路前行勇氣的發(fā)酵池。我們看到:經過一年多來學會的活動,寫意油畫的概念已經不是懸在半空中的概念了。
在和西方同行的交流中,是西方友人率先發(fā)現了寫意油畫異質性的東方基因,他們?yōu)橹@嘆和著迷。這一方面提高了我們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使我們意識到:同樣是架上油畫,寫意油畫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另一種對世界的視野和思維方式。寫意油畫不提供視覺驚訝感(這是西方油畫最擅長的“魔術”),相反,它用現場寫生的簡單方式,呈現的是藝術家內心對世界的真實圖景。這一點正是西方二十世紀以來的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藝術所極力追求的。
學會組織的寫生活動和寫生交流基地的陸續(xù)展開,一方面進益學術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擴大了寫意油畫的社會認知度。藝術家的“在場”,增加了當地居民和政府的自豪感和地域認同感;藝術家的寫意油畫作品,也由于“似與不似間”的朦朧美感而提升了當地景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要小看這一點:藝術的根基在于民眾的支持,古今皆然,連倫勃朗、畢加索也不能例外。
這些實實在在的進展,給了我們砥礪前行的勇氣。今天,我們用這些現場的作品,大致可以回復外界的質疑了:寫意油畫以不變應萬變,用架上油畫現場寫生的方式,解決了當代藝術的難題;寫意油畫入門極容易,精深極難,涉及學識修養(yǎng)、技巧靈性;最重要的是,寫意油畫并不一味描摹自然,也不完全像當代藝術那樣純粹思辨,這是一門辯證實踐的藝術。
寫意油畫的大門由此開啟。寫意之道,坦坦蕩蕩。
2017年11月18日寫于泉城
部分作品欣賞
包澤偉/莫爾斯堡的回憶/130cm×110cm/布面油畫/2004年
陳秉鈞/三棵樹——毛主席在瑞金居住過的地方/75cm×110cm/布面油畫2017年
陳偉華/夏日清風/80cm×80cm/布面油畫/2017年
陳志勉/戈飛/59.5cm×55.5cm/布面油畫/2017年
陳子雄/少女像/50cm×40cm/布面油畫/2017年
程晶/中山故居之夏/50cm×60cm/布面油畫/2017年
池海旻/那時花開/100cm×80cm/布面油畫/2015年
方聲濤/老屋村/40cm×50cm/布面油畫/2014/年
方永和/祥云/70cm×50cm/布面油畫/2014年
付智明/孤寒/140cm×170cm/布面油畫/2016年
何顯標/虹關村的菜花地/60cm×80cm/布面油畫/2017年
侯保亞/豐年/60cm×50cm/布面油畫/2017年
華振陸/新會拆船廠/80cm×90cm/布面油畫/2017年
黃劍波/云南彌勒寫生/60cm×50cm/布面油畫/2016年
黃新本/苦寒呤/80cm×120cm/布面油畫/2015年
賴征云/姜月女士肖像/126.5cm×86.5cm/布面油畫/2006年
李健/書房一隅/80cm×110cm/ 酪素丹培拉/2017年
李江/海岸邊的小船/50cm×68cm/布面油畫/2017年
李金明/維港紅日/60cm×80cm/布面油畫/2017年
李立人/秋日微風/50cm×70cm/布面油畫/2017年
梁欣基/晨曦/120cm×110cm/布面油畫/2017年
廖學軍/意會山川·高秋/200cm×100cm/布面油畫/2016年
林洋/藍色幻想/90cm×180cm/布面油畫/2015年
劉建華/高原/65cm×81cm/布面油畫/2017年
劉敏/暗香/50cm×40cm/布面油畫/2017年
劉文偉/青山寨-石上人家之五/60cm×80cm/布面油畫/2017年
羅仁軍/舞動青春/180cm×160cm/布面油畫/2017年
馬化坤/僑鄉(xiāng)開平街景/70cm×60cm/布面油畫/2016年
彭小杭/貴妃/120cm×60cm/布面油畫/2017年
邱慈波/天山下/60cm×80m/布面油畫/2017年
孫洪敏/少女真實的心/60cm×50cm/布面油畫/2017年
譚德開/盤中魚/80cm×60cm/布面油畫//2015年
湯垚/秋菊/190cm×160cm/布面油畫/2010年
唐柳/月光下風凌塔/50cm×40cm/布面油畫/2017年
唐躍/漁港/80cm×100cm/布面油畫/2017年
王東彪/花/80cm×80cm/麻布.油彩/2017年
王飛宇/冬日晨曦/100cm×80cm/布面油畫/2015年
王紹基/守望60cm×80cm/布面油畫/2013年
文利/球桌背后的故事/82cmx102cm/布面油畫/2017年
吳銳鴻/鄉(xiāng)村/60cm×60cm/布面油畫/2017年
冼為農/廣海印象/油畫/60cm×50cm/布面油畫/2017年
肖力強/它遺落在秋的沉寂里/120cm×70cm/布面油畫/2016年
徐明/開平雙子樓/60cm×80cm/布面油畫/2016年
薛軍/生財圖/50cm×40cm/布面油畫/2015年
楊堯/別墅里的泳池/70.5cm×56cm/油畫麻布/2017年
楊瑩/收獲/100cm×60.5cm/布面油畫/2016年
葉偉明/濃蔭/100cm×80cm/布面油畫/2016年
易禮容/故鄉(xiāng)的原風景/57cm×87cm/布面油畫/2015年
余炳權/睦洲水閘的河邊/40cm×50cm/布面油畫/2017年
余杰/秋荷/60cm×80cm/布面油畫/2017年
張照云/靜靜的小山村/86cm×70cm/布面油畫/2016年
鄭偉松/百載商埠之一/70cm×90cm/布面油畫/2017年
鄭志凱/打哈欠/90cm×60cm/布面油畫/2016年
鄭中凱/南村意象之一/50cm×70cm/布面油畫/2017年
鐘春琛/這里的夜晚會有星星嗎?/180cm×150cm/布面油畫/2012年
鐘長春/街頭景觀之二/120cm×120cm/布面油畫/2017年
Hash:808630f85ba88b856305ee39d9709a5aadadf615
聲明:此文由 020藝術觀察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