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奔!70年,烈士終于等來了親人
70年前
年輕的戰(zhàn)士陳昌永剿匪犧牲
葬身異鄉(xiāng)
老兵袁國應退役回鄉(xiāng)
為烈士義務守墓近40年
幫陳昌永找到親人
兩代中國軍人的故事
讓人感動
戳視頻看老兵守護烈士墓的故事
No.1
年輕戰(zhàn)士剿匪時不幸犧牲
70年后親人才找到他的墓
70年前,戰(zhàn)士陳昌永在貴州遵義的一場剿匪戰(zhàn)斗中犧牲了,年僅23歲。他的遺體被安葬在遵義匯川區(qū)團澤鎮(zhèn)三聯(lián)村云巖組。當時,由于通信不便,他的家人一直不知道他葬在何處。
今年,經過70年的漫長“等待”,陳昌永終于“等”來了他的親人。
得知陳昌永墓地所在的位置,陳家一家6口連夜從河南唐河開車趕到貴州遵義。
陳昌永參軍時,他的二弟陳聚來才6歲多,三弟還沒出生。一別就是73年,如今陳聚來已是80歲的老人。
滿頭白發(fā)的陳聚來沿著山路,來到哥哥墓前, 泣不成聲:“我找著我哥了!幾十年沒找到你呀,哥呀。咱媽找啊找啊找啊,哥呀,你知道不知道……”
陳聚來說,“我媽臨死時還跟我說得找啊,繼續(xù)找啊……”臨死都沒找到兒子陳昌永,成為老人永遠的遺憾。
帶著老人家的囑托,后輩們繼續(xù)不斷尋找。他們只知道陳昌永在云南、貴州一帶犧牲,但是墓地具體在哪,毫無線索,數十年的尋找就像大海撈針。
No.2
義務守墓近40年
退役老兵幫烈士找到親人
最美的自己是追尋,最美的人生在路上,美麗從來不是刻意的。那些年,匆匆路過,不曾看見路邊的落葉飄飄,像是一個個小精靈樣的舞動,也許就是生命最后的輝煌。
今年,這場來之不易的家人“團聚”要感謝一位退役老兵——袁國應。
1981年,袁國應脫下軍裝,返回家鄉(xiāng)。了解到后村里有個烈士墓無人看守后,他便自發(fā)地為烈士守靈掃墓,這一守就是近40年。
袁國應說: “我當年在戰(zhàn)場上,有些戰(zhàn)友也犧牲了,他們?yōu)閲液腿嗣穹瞰I出了自己生命,應該有人記住 他們 。”
掃墓守靈的時間久了,烈士陳昌永就像袁國應的老班長一樣,變得更加熟悉而親切。
讓烈士魂歸故里是袁國應一直以來的心愿,但由于時過境遷,許多地名、區(qū)劃已發(fā)生了改變,他沒能找到陳昌永的家鄉(xiāng)。
去年7月,志愿者李安富從袁國應那里了解到當地有一個烈士墓,多年來一直沒有親人來祭拜,他們就和幾名志愿者一起在網上發(fā)起了替烈士尋親的行動。
在遵義市匯川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終于聯(lián)系上了陳昌永烈士遠在河南的兩個親弟弟。
在烈士的墓前,陳昌永的侄孫女陳聰向袁國應深深鞠了一躬。
她說:“很小的時候我問過爺爺,但是爺爺總是避而不答,在他心里已經絕望了,這個人已經找不到了。但是今天我們能夠找到他,我們還能到這里來祭拜他,而且看到他的墓被保護得這么好,我們非常開心,非常感動!感謝您給我大爺爺守靈,我得給您鞠一躬!”
緬懷英烈,致敬老兵!
來源:央視軍事
作者:周詳 馮樹湘 龍從友
責編:佳佳
編審:張鄉(xiāng)林
主編:朱西迪
Hash:d39de2e99f192a4f7eab37dac06431d1822ae501
聲明:此文由 央廣軍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