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qū)說之獨樂寺景區(qū)
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于中國天津市薊州區(qū),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xiàn)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占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寺內現(xiàn)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筑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圣宗統(tǒng)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現(xiàn)在獨樂寺為國家AAAA景區(qū)、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
山門為現(xiàn)存最早,等級最高的廡殿頂山門,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由十二根柱子支撐,單檐廡殿頂,內有兩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衛(wèi)兩旁,俗稱“哼”“哈”二將,是遼代彩塑珍品。獨樂寺山門正脊的鴟尾,長長的尾巴翹轉向內,猶如雉鳥飛翔,是中國現(xiàn)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鴟尾實物。
觀音閣通高23米,從外面看分為上下兩層,實際上是三層,在它正中間有一個暗層,整個觀音閣最突出的特點是沒有一根釘子,觀音閣使用了24種不同的“斗拱”“榫接”,觀音閣外面一朵朵的就是斗拱,方形木塊為斗,長條拱木為拱,整個大閣共用了152朵斗拱。
閣內中央的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尊高16米的泥塑觀音菩薩站像,菩薩頭部直抵三層的樓頂。因其頭上塑有十個小觀音頭像,故又稱之為“十一面觀音”,菩薩面容豐潤、慈祥,兩肩下垂,軀干微微前傾,儀態(tài)端莊,似動非動。觀音塑像兩側各有一尊脅侍菩薩塑像,塑像是遼代的原塑,雖制作於遼代,但其藝術風格類似盛唐時期的作品,是我國現(xiàn)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關于獨樂寺寺名的由來有三種說法。其一,因觀音塑像內部支架是一棵參天而立的大杜梨樹,以“杜梨”的諧音而取名;其二,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獨以普度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其三,獨樂寺為安祿山起兵叛唐誓師之地。獨樂之名,亦安祿山所命,蓋安祿山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而命名。而最后一種說法流傳最為廣泛。
誠招“三農(nóng)調研員”,主要從事有關農(nóng)村發(fā)展方面問題的調研和法律援助、是針對涉農(nóng)問題及項目重大選題的調研工作
想了解更多三農(nóng)資訊請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三農(nóng)法制調研中心
Hash:05862ebc5e70f735d341799c6bd8fadc5bf2a98e
聲明:此文由 旅游遇見美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